堅持系統觀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之一,并貫穿習近平法治思想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整體謀劃,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薄敖ㄔO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順應事業發展需要,堅持系統觀念,全面加以推進?!秉h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這些重大論斷,蘊含著系統性、整體性的科學思想方法。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好運用好系統觀念,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
從全局高度統籌謀劃全面依法治國
堅持系統觀念,既要善于把全面依法治國本身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把握,也要善于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更大的系統中,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加強統籌謀劃,將國家各方面工作都納入法治軌道,不能就法治論法治。
緊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加強戰略謀劃。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碑斍?,“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一個現代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國家要走向現代化,必須走向法治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科學論斷,既凸顯了法治建設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地位,也明確了法治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基礎性、保障性作用。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法治建設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積極回應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法治需求,不斷深化法治領域改革,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方面法治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要求我們必須將法治建設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全面提高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水平,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此,要堅持以法治為引領和保障,以高質量法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法治軌道上有序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等等。
增強法治建設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包含多方面的工作、任務、要素和環節,這些部分相互關聯、相互影響,構成一個廣泛復雜又系統完備的統一整體。必須從系統整體的觀念上綜合考慮法治建設各個部分之間的普遍聯系,做好整體謀劃、統籌部署、協調推進,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個總抓手做好整體謀劃?!斗ㄖ沃袊ㄔO規劃(2020—2025年)》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五大體系”為主體框架,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個總抓手作出具體部署安排,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我們必須全面落實這一規劃,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把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個法治環節有機貫通起來,把法律制度、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理念、法治文化等各個法治要素整合起來,真正使全面依法治國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有機融合、運行順暢起來,推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實踐中全面展開、有效落實,更好發揮法治引領、規范、保障改革發展穩定的系統性功能。
圍繞“共同推進、一體建設”這個工作布局加強統籌部署。準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工作布局,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在共同推進上著力,在一體建設上用勁”的系統觀念科學擘畫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工作布局,闡明了這一工作布局內部各方面的關系,旨在解決法治建設中不協調不平衡、各自為政、爭權諉責等問題,增強法治建設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為我們從全局上、整體上把握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有效方法。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通過制定實施《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使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相互協同、相得益彰,共同促進全面依法治國整體發力、協同推進。
實現法治建設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統一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善于運用辯證統一規律,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既注重抓全面、系統、整體推進,又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實現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
在法治系統中突出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這個重點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從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發,突出重點任務,扎實有序推進”。在法治建設中,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是關鍵環節,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重點任務。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科學把握關鍵環節和重點任務,著力解決好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等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進科學立法,要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統籌立改廢釋纂,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推進嚴格執法,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準;推進公正司法,要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推進全民守法,要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發揮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在“共同推進”中抓好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這兩個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是一個有機整體,關鍵在于黨要堅持依法執政、各級政府要堅持依法行政?!边@表明,做到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既要將三者協同推進、形成合力,又要把握重點,牢牢抓住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這兩個關鍵。只有執政黨依法執政、各級政府依法行政,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得以有效實施,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成為現實,整個國家才能依法運轉、有效治理。為此,要深入推進依法執政,著力實現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把加強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各方面,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統一起來,確保全面依法治國有效貫徹實施;扎實推進依法行政,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堅決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在“一體建設”中率先突破法治政府建設這個主體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法治政府建設是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對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建設具有示范帶動作用,要率先突破?!边@表明,做到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既要在法治國家這一整體性目標和框架下加強整體謀劃、協同推進,又要把建設法治政府作為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率先推進。這是因為,政府擁有的行政權力是整個國家權力體系中最廣泛、最日常、最集中的權力,唯有政府守法,整個國家才能依法運轉。如果沒有法治政府,國家的立法和執政黨的決策就無法執行,可能成為一紙空文;沒有法治政府,行政權干預司法,公正司法就沒有保障;沒有法治政府,社會難有發展空間,沒有政府守法和政府誠信,也就不可能有全民守法和全民誠信,從而不可能有法治社會。因此,法治政府建設對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建設具有示范帶動作用,在“一體建設”中居于帶動整體的樞紐位置,必須作為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加大力度。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