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延壽縣玉河鎮黨委結合“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持續推進基層治理能力質效提升,傳播生態治理正能量,從落實河湖長制、排查小微水體、整治入河排污口、摸排侵蝕溝四個方面入手,守護玉河鎮秀美家園,為打造“生態玉河、康養福地”提供堅強保障。

落實河湖長制,擰緊生態“安全閥”。鎮黨委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為目標,針對鎮域內的7條河流設置鎮村兩級河湖長17名、河湖警長16名、河段長29名,明確職責分工,建立巡查日志和巡查制度,全面掌握轄區內河道動態,建立河長制河道投訴舉報受理、河長制責任追究、河道巡查督查、定期通報巡河等相關制度,扎實開展巡河工作。年初以來,利用廣播、宣傳圖冊、微信群等多種渠道宣傳河長制工作,累計利用廣播宣傳65次、發放圖冊1200份、懸掛橫幅30個。鎮村兩級河長實際巡河達到1061次。

排查小微水體,拉好生態“警戒線”。為推動河湖長制管理體系向小微水體延伸,解決河湖污染源頭問題,鎮黨委開展小微水體排查整治工作,下發了《玉河鎮小微水體排查工作方案》,將踏查工作落實到村到人。實行調度機制,鎮水利站、村支書、工作隊及核查人員每日上報排查進度,搶抓時間排查小微水體30處。建立小微水體排查臺賬,落實小微水體問題清單、任務清單、目標清單、三級河長責任人清單、治理管護時間清單等五個責任清單,在每個小微水體處設立了小微水體公示牌,列明名稱、編號、監督員、保潔員等信息,系統推進小微水體管護。

整治入河排口,裝好生態“凈化器”。為深入做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鎮黨委成立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組織推進、跟蹤督辦。對符合要求的4個入河排口建立了排口清單臺賬,明確排口基本情況、所處經緯度、主要污染物、處理方式等內容,并在排口處設立了標識牌。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明確責任,強化河流污染整治工作措施,確保玉河鎮入河排口整治長久有效。

摸排侵蝕溝,筑牢生態“防火墻”。侵蝕溝再復核再摸排工作開展以來,鎮黨委高度重視,設立侵蝕溝復核摸排辦公室,建立了玉河鎮侵蝕溝排查工作群,定期督促排查員進行復核、摸排,按時上報排查進度。通過上級“定點”,本級“立靶”,采取鎮、村、屯共同配合的方式,明確侵蝕溝現狀,找準形成原因,從根源治理、在源頭發力,真正消除侵蝕溝問題的產生。對確定的4條侵蝕溝建立了臺賬,有效推進侵蝕溝治理工作。
鄉村振興的質量和成色,要靠綠水青山打底色。玉河鎮黨委以生態建設為依托,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助力“壽山壽水、百湖之鎮”,打造“生態玉河、康養福地”特色品牌,讓玉河鎮水更清、環境更宜人,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幸福宜居的生態小鎮。